中国客车信息网 >> 车企人物 >> 新闻正文
志永立 行无疆---新国线王永立的奋斗与情怀
文章来源: 中国交通报 发布日期: 2015年10月14日
分享按钮

  如今,带领一家客运企业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并始终保持活力,正变得越来越困难。但新国线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国线)董事长王永立总能以他敏锐的眼光和务实的行动,为同业中人带来惊喜与启迪。他亲手塑造了新国线在国内客运企业中独树一帜的气质,事实上,那也正与他本人的气质不谋而合:有突出的商业禀赋,但不止于逐利;有先人一步的敏感,但不孤悬于同侪;有忠实于传统的本分,也有天马行空的梦想。所有这一切,构成了一个企业家的奋斗与情怀。

  矢志打造中国道路客运第一品牌

  2001年4月2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刚逾不惑之年的王永立坐在新闻发布会的主席台上,见证了他人生事业最重要的一刻。

  这一天,新国线诞生,成为全国首家由交通主管部委直接批准成立的跨区域高速公路快运公司。从那一天起,王永立就确立了一个奋斗目标:打造“中国道路客运第一品牌”,用创新改变传统道路客运行业的既有生态。

  这不是他第一次经历人生的重要抉择。上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春风方兴,他毅然放弃东北学校里稳定的工作,南下深圳闯荡。他曾是深圳交通局最有前途的年轻干部之一,却又在90年代市场经济高速发展时,选择下海从商,成为市属一级企业最年轻的总经理。他有一种天赋,总能准确地嗅到时代浪潮的大势所趋,并率先投身其中,进而收获成功。

  新国线的成立,正是他这种敏锐眼光的成果。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速公路正值建设高峰,通车里程迅速增加,给高速公路客运的兴起创造了极佳的条件。当时,道路客运主要还是地方割据式的分散发展,在“有路大家行车”的彻底开放下,小散弱现象突出,区域运输市场趋于饱和、竞争激烈,亟需寻找新的市场空间。

  与传统运输业相比,高速公路客运速度快、车辆好、票价高,能吸引一大批对在途服务要求较高的城市旅客,也能给企业带来高回报。同时,高速公路客运对集约化经营有很高的要求,需要统一布局、统一调度,要求企业提高运营组织效率和技术含量,促进运输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这对于整合当时过于分散的客运市场也很有好处。

  正是看到这一机遇,1997年,在王永立的积极推动下,他当时所在的深圳中南公司率先制定了“东部沿海高速公路运输发展战略”,提出构建以“同江至三亚”国道主干线为市场、跨省市跨区域网络化经营的初步构想。2000年底,京沪高速公路全线贯通,王永立亲自带队迅速开展调研,并向交通主管部门积极申请京沪沿线客运经营项目。几个月后,新国线正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宣告成立,王永立担任董事长。

  既要在一个高手如云的成熟市场中赢得生存和利润,又担负着为行业探索集约化经营新模式的使命,这就是新国线诞生之初所面临的局面。压力可想而知,但王永立并不畏惧。他的敏锐、魄力和理性,带领新国线一步步做大做强。

  实现网络化运营的基础是布点与规模,这也是王永立为新国线选择的首要战略路径。按照“先布点、后连线,东部结网、中部布点、西部辐射”的原则,通过资产重组、增资扩股、收购兼并、合资合作、品牌加盟等方式,新国线迅速发展壮大,先后在15个省(区、市)成立了近80家公司和14个新国线驿站。

  值得一提的是,战略联盟策略成为新国线迅速扩张的制胜法宝。积极寻求与各地实力较强的客运企业开展合作,通过各种协议或契约建立起股权或非股权形式的合作,共担风险、共担成本、共享利益,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这种策略不仅迅速扩大了新国线的品牌覆盖面和影响力,而且有利于将分散在高速公路主干道沿线的运输资源有效整合起来,谋求整体规模效益。这正是新国线的初衷,也是王永立为企业迅速赢得发展空间的战略创新。

  在“量”的扩张达到一定规模后,王永立又带领新国线着重于服务质量的提升。一方面,探索科技产品在运输实践中的应用,率先在长途豪华客车上安装GPS系统,提升运营调度效率和安全水平;另一方面,率先在客运服务业中引入星级服务标准,专门制定了星级服务评估考核体系,打造“温馨旅途,真情处处”的服务品牌。

  如今,新国线企业总资产达33亿元,较成立之初增长21.7倍;客运班线1200余条,营运车辆8200多辆,年客运量3.1亿人次,形成了以国家高速公路和国道主干线为基础,以中心城市客运枢纽和新国线驿站为节点,以城市间和省区间客运线路为连线,覆盖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的现代化道路客运网络,行业龙头地位早已巩固。

  “愿行业因我而进步”

  新国线成立之初,部领导专门提出要求和期待,希望新国线能够探索出道路运输生产专业化、管理科学化、经营集约化的新模式。这种使命,让王永立在一个企业家的商业头脑之外,更多了一份对于行业的情怀。

  为实践这种情怀,他总是愿意走在前面,为行业发展探路,甚至试错。他把新国线塑造成了一个创新的试验场,不断探索行业转型发展的模式和方法,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基于未来做当前的事”。

  许多人认识王永立,源于他对结点接驳运输的阐述与实践。道路客运多小散弱的模式,极大制约了运输组织化程度和运输效率,也使行业普遍认为800公里运距是道路客运的极限。但王永立认为,结点运输将极大提高道路客运的服务能力。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运力、车票等运输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中途节点的配载形成星状、树状、网状的运输网络,同时可以在客运网络基础上发展小件快运、物流、旅游、汽车租赁等多元业务,最终不仅能实现公路长距离快速旅客运输,而且能形成覆盖辽阔的综合性运输网络。

  在道路客运仍以分散经营为主的时候,王永立的这一理论无疑是创新的,但也不乏质疑之声。新国线在2002年为实践结点运输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但最终并未取得期望中的成功。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结点运输需要在全国范围内整合运输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与配置。但由于行业内根深蒂固的地方保护和壁垒意识,优质资源的共享变得极为艰难。

  然而,随着行业发展环境的变化,结点运输所蕴含的理念在今天已经重新开始显示其价值。

  道路客运受高铁影响面临的发展困境,再次要求行业必须协同合作,在资源共享中实现共赢。同时,道路客运安全发展的要求,催生了接驳运输的需求。接驳运输所需的节点、人员与车辆的重新调配,正与结点运输一脉相承。更深入地看,结点运输所要求的以信息化平台实现资源迅速配置,也与当前利用互联网平台再造运输服务流程的趋势不谋而合。

  现在看来,这些都充分显示了王永立的前瞻性,而今天的新国线已经重新开始了引导行业优化整合的尝试。去年,由新国线牵头、联合国内多家骨干道路客运企业成立了全国长途客运接驳运输联盟,组建了实体的中交联盟接驳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搭建了长途客运接驳运输综合服务平台,通过发展更多的节点、整合优质资源,帮助联盟企业在有效降低成本的同时,实现规模效益。

  “如果因为我的努力,道路运输行业能够取得一点点进步,我就感到非常满足了。”王永立说。

  这“一点点进步”的例子还真不少。

  2003年,由王永立主编的《新国线典章》正式出版,这在道路客运行业又是第一家。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企业内部读本,其中对客运职业经理人制度、企业战略、核心竞争力、人才塑造等多方面的详细阐述,也能给其他客运企业积极的启发。王永立说,编写典章的初衷,是为中国道路运输企业进步提供研究性文献,使行业在交流中探索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完善。他也曾多次遇到其他客运企业的负责人对他说,《新国线典章》对自己企业治理发挥了有效的作用。

  在客运行业言必称“转型”而又想不出太好的办法时,王永立带领新国线率先进行了多方面的积极尝试。

  为适应综合运输发展趋势,新国线制定并实施了陆空联运、公铁联运战略。利用新国线现有网络,先后成立了云浮、河池、深圳、黄山、梧州、绩溪等多地城市候机楼,取得了航空客票一级代理资质。对接京福高铁,在黄山投资3亿元修建了高铁客运枢纽,开通了景区周边多条旅游专线,开展了汽车租赁等延伸业务,服务游客“到站有车走,租车自由行”。

  在“互联网+”的风口上,王永立也在不断思考如何利用互联网实现客运转型。在他的关心和指导下,2014年,新国线控股股东专门成立科技公司,先后推出了“嗒嗒巴士”和“快巴联网售票”两个“互联网+便捷交通”服务平台,取得初步成功。目前,嗒嗒巴士已在北上广深等十余个城市开通了2000多条定制公交线路;快巴已经与北京、上海、湖南、江西等省份达成了联网售票接入协议或意向。

  王永立创造的行业第一还包括:第一家开办道路运输行业管理学院;第一家与高等院校联合成立道路运输研究院;编辑出版了行业内第一本汽车客运乘务员教材——《汽车客运乘务员职业技能培训教材》;第一家发起成立道路运输爱心基金……

  他总能先人一步发现道路运输行业最需要的是什么。敏锐的眼光、丰富的经验、对行业深厚的感情,以及始终不曾忘却的使命感,成就了今天的他。

  培育人才 留住智慧

  在道路运输企业家里,很少有人像王永立一样拥有另一个身份——教育者。很少有人像他一样,投入大量精力用于为行业培育人才、出版著作、组织教育交流活动。

  王永立是长安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的兼职教授,是教育部交通运输工程认证委员会的委员。在他看来,优秀的人才是道路运输行业长远发展的关键,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行业留下更多的智慧财富。

  在他的推动下,新国线在长安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设立了新国线奖学金,资助优秀学生完成学业;与重庆交通大学联合成立了道路运输研究院,校企合作培养运输行业人才。

  今年,王永立又做了一件梦想已久的事。在他的倡导与推动下,新国线与国内13所大学联合发起并举办了首届交通运输院长论坛。论坛搭建起了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运输企业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把脉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新形势,研究探讨影响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突出问题。

  此外,这一论坛还将汇集并推荐道路运输方面优秀的科研成果、论文、书籍,并编辑出版,赠送给各个交通运输学院。论坛还将搭建交通运输专业优秀学生的创业平台。

  “我会努力推动交通运输院长论坛坚持办下去,为行业保留珍贵的智力成果,让学生得到成长,让学校增加活力,让企业受到启发。”王永立说。

  他关心新人,注重传承。目前,新国线的管理团队也已顺利实现了新老交替,一批学历高、理念新、年富力强的年轻经理人已经担当起企业经营管理的重任。王永立则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为行业服务的智力活动上,他希望道路客运行业变得更有生命力、更有品味,赢得社会更多的尊重,也希望中国顶级企业家的群体中,能够看到更多道路客运企业家的身影。

  十几年后,再度忆起在人民大会堂与新国线共同起步的时刻,在豪情壮志之外,王永立更多了些云淡风轻的从容。他用自己的奋斗与情怀证明,除了报表上的数字,一个企业家能够为行业留下的,还有更多。

(值班编辑:)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