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中国交通报专栏 >> 新闻正文
客运平安路呼唤科技护航
文章来源: 中国交通报 金文 发布日期: 2013年9月10日
分享按钮

  8月9日凌晨3时45分,合淮阜高速公路吴山道口附近,一辆大客车与一辆大货车追尾相撞,造成10人死亡、36人受伤。让人震惊的是,此场车祸几乎是去年“8·26”特大交通事故的翻版:违背客车凌晨限速禁令、逃脱安全监管、伤亡惨重……一年前丧生于车祸的36条冤魂未换来世人的警醒,悲剧仍在上演,谁该为此负责?

  据悉,接受治疗的9名受伤乘客中有8名称自己“在事故发生时睡着了”,只有一名李姓乘客目睹了整个车祸过程:“当时车辆行驶速度忽快忽慢,并有轻微的左右摇晃。可以判断,大巴车驾驶员很有可能在打瞌睡,所以抓不稳方向盘,于是我本能地抓紧前排座椅靠背,就在抓紧的一瞬间,便发生了猛烈的撞击。”李先生说,撞车前驾驶员几乎没有采取刹车措施,直接撞上了前车,这更加重了他对驾驶员当时打瞌睡的怀疑。

  同时,更多人提出质疑:客车凌晨违规行驶为何无人监管?被采访的9位乘客均反映,大巴车晚上9时多上高速公路,只在深夜12时多在南京长江三桥服务区停过一次。

  为防止长途客车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去年7月交通运输部对长途客车实行特别监管措施,规定长途客车必须强制安装车载视频装置,推行凌晨2时至5时临时停车休息。“8·26”惨案后,此法规得到再次重申。可此次追尾事故发生在凌晨3时45分,按照规定,这一时段不允许客车在高速路上行驶。

  此外,还有人怀疑车祸发生时GPS定位系统并未正常工作,这可能是造成监管不力的一大原因。在利益驱使下,一些驾驶员故意干扰车载卫星定位设备传回信息。监管部门曾经发现,有的车主为随时上下客、凌晨跑高速公路等原因,把车载卫星定位设备电源关掉,或是用锡纸把车载卫星定位设备天线罩住,这都导致信息不能及时传回,妨碍了正常监管。

  司机安全意识的淡漠、监管部门的失职,带走的是众多无辜乘客的生命。事故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在震惊、悲痛、查处之后,往往是一切照旧。相关部门不是没有出台针对性的措施,然而总是在执行中被“扭曲”了。如此看来,立法是第一步,执行与监管才是关键。如何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如何出台更为科学的法规?如何加强监控、保证执行到位?只有完美解答了这几个问题,车祸中的亡灵才能得到安息。

  高科技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预防车祸的思路。除了GPS,客车中的自动限速系统、前向防撞报警系统已经是很成熟的技术,假如得到普及,或被立法强制安装,这场车祸很有可能避免。自动限速系统会在设定的路段及时段限定客车时速,如此,客车凌晨高速限行的禁令就能真正得以实施。而前向防撞报警系统则可以根据两车间距及相对速度预算出安全距离,一旦突破此距离,它将提前语音预警,将事故扼杀在摇篮中。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高新电子技术已成为执法、监管的必要手段。

  探究车祸真正起因,对症下药,避免此类悲剧的再次发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告慰葬身车祸的亡灵。愿死者安息,生者警钟长鸣。

(值班编辑:)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