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展会新闻

苗圩:凝心聚力,变革破局,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  信息来源:客车信息网    发布日期:2020-01-13

  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革命带动下,传统的客车产业供应链正在重塑,中国电动客车发展进入结构调整期。1月10—12日,以“把握形势 聚焦转型 引领创新”为主题的2020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于在钓鱼台国宾馆隆重召开。

o.jpg

苗圩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凝心聚力 变革破局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0)上的讲话提纲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苗圩

(2020年1月11日)

  尊敬的万钢副主席,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在新年伊始再次参加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年度论坛。首先,我谨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借此机会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国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从全局看,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我们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第二个百年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从汽车产业看,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收官之年,更是在产业发生重大结构性变化的形势下改革创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攻关之年。今天,大家共聚一堂,围绕“把握形势,聚焦转型,引领创新”这一主题交流讨论,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凝心聚力,意义非同寻常。在此,我也就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形势和下一步工作考虑,和大家作一个交流。

  一、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进入调整期,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是我国汽车市场逐步筑底企稳,未来仍有发展空间。在我国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出现新的下行压力背景下,2018年起我国汽车产业在经历了28年持续增长后首次出现负增长,进入市场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期。但自去年下半年起,随着企业有序调整应对和相关促消费政策逐步落实,汽车产销同比降幅不断收窄,11月起产量同比呈现了正增长,市场信心有所恢复。从近期与部分重点企业的交流情况看,今年产销形势应好于去年,今明两年将是筑底企稳时期,全年产销可能维持在2500万辆左右。汽车产业进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过程中,我们不能被动等待,更应抓住机遇主动作为:一要提升创新能力,通过增加研发投入,不断升级产品、提升附加值,据统计,汽车行业重点企业2019年虽然营业收入下降5%左右,但研发支出却增加超过20%,这就是一个好的开端;二要加强品牌培育,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品牌价值和消费者认可度;三要注重全球布局,切实树立国际化发展战略,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要素优化配置,在“引进来”上要落实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政策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走出去”方面要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从机遇型出口向本地化发展转变,深耕细作、久久为功。总体看,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市场更加公平开放,我相信中国仍将是全球潜力最大的汽车市场,产业发展前景也依然广阔。

  二是新能源汽车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2019年,受宏观经济压力较大、国五燃油车降价挤出效应、相关支持政策退坡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出现下滑,但全年产销仍超过120万辆,保持全球领先地位。而且,自11月起产销量已逐步恢复到补贴退坡前的平均水平,呈现出向好迹象。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产品品质显著提升,中高端车型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动力电池系统成本已下降至1元/瓦时以下,比2009年下降85%。产业结构也持续优化,落后企业加速淘汰,优势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当前,我们拥有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最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最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成长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企业,长远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具备较好的规模效益优势和发展环境。未来,我们仍将坚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不动摇,巩固和发展来之不易的良好势头。

  三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快速发展,车路协同应用同步推进。目前国内主要整车企业已在电动化车型平台上加快推进L1、L2级辅助驾驶系统应用,并将在2020年陆续推出适用于堵车、泊车等场景的L3级自动驾驶功能产品。操作系统、车规级芯片、电子电气架构、信息安全等技术研发取得进展,斑马、百度等与车企合作开发的车载操作系统已规模推广应用,华为、东软等加大车载计算平台、车控操作系统研发力度。“端-管-云”产业生态体系初步构建,基于4G的车联网终端前装比例明显提升,LTE-V2X通信芯片和模组研发取得重大突破,基于5G和LTE-V2X的网联化应用进入测试阶段。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工作有序推进,全国已建成十多个测试示范区,共有20多个城市发放了300多张道路测试牌照,上海、长沙、北京等已在开放道路上批量安装多模式路侧通信终端和感知设备,并在积极推动载人载物测试和示范应用。

  二、积极作为、凝聚共识,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为应对当前汽车产业发展形势,积极稳增长、促转型,过去一年,我部联合相关部门,从解决实际问题、培育新动能等方面着手,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开展了大量工作。

  一是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编制“2035规划”。去年初,经国务院批准,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稳定行业预期,坚定发展信心,促进产业融合,谋划未来发展。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目前《规划》已基本成型,争取在今年上半年发布。

  二是进一步完善双积分政策。2019年7月和9月,我部两次就《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积分办法》)修正案公开征求意见,我们根据意见反馈情况进行了修改完善,拟于近期发布。此次政策修订在《积分办法》两年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产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旨在构建形成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是推动落实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我部配合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部门制定出台了稳增长、促消费的相关政策措施,着力破除汽车消费障碍、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最近,按照国务院部署,我部组织牵头研究促进制造业稳增长的政策措施,1月3日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其中也有促进汽车产业改革发展的内容,具体包括深化行业管理“放管服”、推动公共服务领域用车电动化、稳步推进排放标准升级、促进二手车流通等。

  四是深化国际交流合作。2019年,我部进一步深化与欧盟、德国、日本、俄罗斯、马来西亚、埃及等国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法规协调制定,在联合国世界车辆协调论坛等机制下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凝心聚力、变革破局,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汽车产业仍然存在整体技术储备薄弱、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长期性问题;也面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坡、传统汽车排放标准升级等短期性影响,整个行业依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凝心聚力、变革破局,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增强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收官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发布为契机,坚定不移、坚持不懈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切实推动两个规划的目标任务顺利落实,围绕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发展趋势,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融合创新、高质量发展。

  二是促进协调发展。我们将联合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评估新能源汽车补贴调整政策,支持公共领域用车率先实现电动化。尽早发布《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修正案,结合行业发展新情况,科学合理设计2021-2023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引入低油耗车鼓励措施和积分交易灵活性机制,进一步完善传统内燃机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协调发展的机制,把握好新旧动能转换的节奏。

  三是加快改革创新。我们将在确保产品安全、节能、环保的基础上,采取更加开放包容的监管手段,发布产品系族管理、集团化试点管理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评估程序等实施细则,推出企业集团产品自我检验、告知承诺试点,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委托加工生产等改革措施,进一步放宽事前准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给企业和市场更多选择空间。

  四是扩大开放合作。汽车产业要践行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充分利用共建“一带一路”等机遇,积极融入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推进新能源汽车与基础设施、标准法规、金融服务协同“走出去”,高水平、高质量融入全球产业体系和国际市场。

  风物长宜放眼量。女士们、先生们,面对我国汽车产业重塑格局、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更需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加快推动实现我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

  谢谢大家!


新闻专题

更多>>

中国中车搭“新巴客2.0

2019年10月18日,影响全球客车界的“比利时... 更多>>

第三届机械润滑暨设备健康

2019年11月2日,由郑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 更多>>

中国客车军团闪耀比利时

2019年10月18日-23日,全球客车界的顶级... 更多>>

2019中国旅游出行大会

“11月10日,“2019中国旅游出行大会”在广... 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客车信息网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信息发布欢迎投稿意见建议诚聘精英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