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海外校车

国外校车面面观之三:奥地利强化校车安全措施一瞥

作者:吴奇  信息来源:光明日报 刘军    发布日期:2011-11-25

奥地利校车

奥地利校车站牌

 

乘坐奥地利校车的小学生

  “孩子是社会最宝贵的财富,因此我们要采取一切措施,确保他们上下学路途的平安,包括乘坐校车”,这是奥地利上奥州2008年版校车讲义的卷首语。

  奥地利的校车管理由各州负责,上奥州有校车约700辆。校车驾驶员必须有丰富驾驶经验,通过体检后,接受专门培训,考试合格者才能上岗。

  奥各地都非常重视学生的上下学安全,认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不同的参与群体有不同的要求。

  对刚入学的学生,首先要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让他们懂得交通规则,无论是步行还是骑自行车上学,都要遵守交通规则。家长和老师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除要求他们以身作则,遵守交通规则外,还要求他们同孩子一起熟悉上学的路,告诉孩子应怎么走,等车时应站在什么位置,要让孩子知道汽车进站时需要更大空间;要提前让孩子出家门,以免孩子因迟到而遭到批评;要给孩子的衣服或书包缝上反光材料;要给孩子介绍校车上可能发生的情况,让孩子等车时不着急,注意过往车辆的安全;要与校车营运者一起商量最佳停车点,与孩子一起练习上下车、过马路等。地方政府可在校车线路选择、修建路边的校车停车港、红绿灯设置、停车点旁画斑马线等方面,为学生平安上下学作出重要贡献。

  校车营运企业则要确保车辆处于最佳状态,校车要有明显标志,校车驾驶员要意识到自己不同于“普通驾车人”,责任更大,不疲劳驾驶,行车时要平稳、安全、不抢时间。其他社会车辆驾驶员看到校车停车,要立即停车等待,不得从校车旁超过,要考虑到孩子下车后可能横穿马路,要确保孩子们过路安全。

  上奥州的校车以9座面包车为主,并对校车有严格的要求:校车要有明显标志;车顶上设桔黄色警灯,停车时警灯闪烁,其他车辆不得超车;校车的车门全部电动,由驾驶员控制;车上的反光镜要确保驾驶员能看到上下车的情况;车上的每一个座位都必须有安全带;行车时每个孩子必须系安全带,由驾驶员负责检查,一个座位一个人,因此不会出现超载现象。

  按上奥州的规定,校车必须有事故记录装置、电动门窗、电热挡风玻璃、电热外反光镜、气囊、自动防滑装置、防抱死装置、四轮驱动等当前轿车普遍使用的技术设施。奥地利的交通法规定,每年11月15日到次年4月15日,包括校车在内的所有车辆必须使用防滑性能较好的冬季轮胎。校车使用的轮胎一般遵行“4×4×4”的规则,即轮胎磨损后的凹槽不低于4毫米、4个统一品牌的轮胎、使用年限不超过4年。

  此外,奥地利的相关法律规定,客运人数的最大限额为汽车出厂时的座位核定人数(含司机)。对年满14岁或身高1.50米以上的学生,由司机检查其是否系好安全带;对未满14岁或身高不足1.50米的学生,只有车座上有适合其使用的安全带时,才允许其搭乘。对校车的标识也有严格规定:标识牌为长宽各40厘米,外框黑线至少3厘米,框内要有一目了然的图画标识,图画不能小于20厘米。当校车用于其他用途时,必须拿下车载的校车标识,当校车送走学生空车返回时,可继续使用车载标识。

  让每一个学生平平安安上下学,看似十分简单,要切实做到却非常不易。不仅需要每一个公民积极参与,更需要各级地方政府给予充分重视,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交通管理、公民素质教育、学校交通安全教育、汽车安全技术研发等各个方面入手,持之以衡,才能见到效果。奥地利对学生上下学安全的重视,也许能给我们某种启发。

  【链接】

  奥地利教育

  奥地利实行9年义务制教育。以首都维也纳为例,共有各类中小学校600所,在校中小学生约22万人。中学生中,文科中学有5.8万余人,职业学校5.7万余人,普通中学3.1万余人,综合技校和特长学校各约3000人。在中学期间,学生和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成绩和学习兴趣申请转学或转专业。文科中学、综合技校和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可直接上大学或专科大学。一般来说,75%的综合技校和特长学校毕业生上大学;而75%的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奥地利的小学采用就近入学的原则,没有“重点学校”。奥地利中小学老师的工资从联邦政府的教育预算中支出,无城乡差别。奥地利中小学的师生比例是1:25。

动态信息其它相关新闻

新闻专题

更多>>

金龙客车服务2016厦门

大金龙多年来一直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勇于承担企... 更多>>

亚星新能源客车专题报道

纵观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虽整体增长乏力,但新能源... 更多>>

大金龙第六次出征比利时客

2015年10月,第23届Busworld Ko... 更多>>

金旅第5万辆客车出口以色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复苏持续乏力、中国经济进入转型... 更多>>

最新图片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客车信息网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信息发布欢迎投稿意见建议诚聘精英联系我们